走在北京市顺义区的道路上,“法治文明号”公交穿行在街巷之间,短小实用的普法知识抬头可见,10余万人的月均客流量让其成为流动的普法阵地。在公园,普法宣传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更新贴近百姓生活的“以案释法”。在学校,升旗仪式、主题班会均加入了法治元素,学生们绘制法治手抄报,举办宪法演讲。

       “七五”普法期间,顺义区普法工作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、法治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、构建大普法格局同普法责任制相结合,走出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精细化精准化普法之路。

       “人流量和人员的结构情况是我们选择普法点位的核心关注点。”顺义区司法局局长王雪岩说,目前顺义已建成17个法治宣传教育实体阵地,年接待百万余人,形成了以宪法广场、中国法制史长廊、双兴东区法治文化乐园、崇国庄全生命周期普法公园等为代表的“区级有主题、镇级有特色、村级有亮点”的三级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格局,探索出一条“入园即受教育”“游客量即受众量”的普法新思路。

       在双兴东区法治文化乐园,记者见到了饭后遛弯的属地居委会主任张雪虹,她告诉记者,最吸引居民的是老年乐园里的“56+1”法字石雕墙,由56种字体书写的“法”字象征着56个民族,象征着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”,走到这里就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庄严的法治文化,想停下脚步看看附近的法治宣传栏里张贴的法律知识,以前多是法规条文,现在则更多的是高发类案件的释法解读,跟生活贴的更紧密,也更易懂。“小区里的孙大爷就是在这里看到一起‘买奶牛终身免费喝牛奶’的骗局案例后,及时劝住了老伴的‘投资’行为。”张雪虹说。

        在去年国家宪法日、“宪法宣传周”宣传活动开展期间,顺义区举行“法治文明号”公交普法专线启动仪式,10辆公交车作为“法治文明号”公交普法专线全面投入使用,该条专线以月均客流量10多万人、途经17个重要站点的受众量和覆盖面成为流动的普法阵地。

       记者看到,与公园中的案例式普法不同,公交车车身、手柄、电子屏中的普法内容,大多是诸如“用工无合同 可索双倍薪”“楼上跑漏水 受损留证据”一类的标语,虽然短小,但简单实用,看一眼就能唤醒自身积极维权、依法维权的意识,还学到了基本的维权方法。

       顺义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李凤说,“七五”普法期间,顺义司法局将精细化作为工作重点,根据不同场所、不同人群推出了内容各异的普法产品,对于公园一类的休闲场所,主推针对中老年人、贴近社区百姓生活的普法内容,在营造法治文化氛围的同时,将释法明理说细说透,对于公交车一类的流动性场所,则主推针对中青年人的涉及职场、居家、出行等方面的普法内容,“真正做到扫一眼就能觉得有收获有实效,通过精细化布局实现普法内容的精准化落地”。

       对于青少年这一重要普法群体,顺义区转变以往让学生被动听课的单一模式,通过“自办手抄板”“主题班会自己说”等活动,让同学们迸发出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,通过作文、绘画、演讲等形式展现他们自己的学法感悟,日常的法治课则尝试由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家长进行讲授,广受孩子们欢迎。

       在去年组织的“成长在五星红旗下 我与宪法的故事”主题手抄报线上评选活动中,40余个中小学共征集作品500余份,8万余人参与了评选活动。孩子们通过多彩的画笔描绘出法治中国,其中还有不少孩子们原创的法律知识插画。

       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初一11班的学生宋希琛在其感悟中写道:“从小学到现在,法治主题教育在我的学校生活中从未缺席,我和我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这样的主题活动并参与其中,我们在自我法治学习中不断成长,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,要做到脑中有法、心中明法、不逾法犯法,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建设法治强国的栋梁之才。”

       “精准化普法,离不开普法责任制的落实,在教育、交通、园林、镇街等部门的共同配合下,形成普法合力,构建起大普法格局,顺义区普法工作基层满意度在‘七五’普法期间连年位居全市前列。”王雪岩说,未来顺义普法工作将进一步在求实求深、求新求效上出精品、作示范、当标杆,切实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实效,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持续贡献法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