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朔里派出所,有这样一对年轻的警察师徒,师傅刘森林是80后,徒弟胡伟是90后。别看师傅年纪不大,已经在朔里派出所工作了13年,在徒弟胡伟面前,刘森林既是师傅,又是兄长,不管是侦查办案的路上,还是在调解纠纷的田间地头,总能见到两人的身影。

从“书呆子”到“自来熟”

2016年,胡伟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转岗到杜集分局朔里派出所,作为所里最年轻的民警,没有从事过一天基层工作的他对于复杂琐碎的基层警务工作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上手。

刚到派出所时,入户走访就遇到了困难。充满书卷气的胡伟一开口就是标准的普通话,对于老乡的一些土话俚语听也听不懂。有的群众说:“你一来就直奔主题,也不笑笑,搞得这么严肃。”有的群众说:“以前的社区民警不是程警官吗?我也不认识你。”

对于群众的不理解和不配合,胡伟一度感到不知所措。好在有师傅刘森林开导:“入户走访时,不要一上来就直奔主题,你可以和群众聊聊家常,聊得开心了,他们自然会配合你的工作。”师傅还倾囊传授自己的工作技巧:“你刚来群众对你不熟悉,这很正常,你在为群众办理业务时,开警民恳谈会时,法制宣传时,可以多和群众交流,了解不同年龄段,不同背景群众的诉求,尽己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,当你真正和群众熟悉了,工作自然就好开展了。”就这样,胡伟试着把“你们”变成“咱们”,把“想叫群众干什么”变成“能为群众做什么”。现在,胡伟在进行入户走访时,乡亲们会说:“这不是胡警官吗,天气这么热,快到家里坐坐,吃点西瓜。”

从职场“菜鸟”到业务“多面手”

基层派出所警力紧张,每个民警都是一专多能,既要会执法办案,又要会社区警务,甚至户籍员请假时,也要能顶得上去,到派出所短短两年多的时间,胡伟就从一个“菜鸟”变成了办案、社区、户籍业务样样精通的“多面手”。这一切,都离不开师傅刘森林的悉心教导。

“肇事逃逸的在逃人员开一辆白色轿车,我们在红绿灯路口截停他,记住,第一时间把车钥匙拔下来,防止他逃跑。”一次抓捕任务前,刘森林在紧张地布置任务:“不要站在车头和车尾,都检查一下单警装备。小胡,你是第一次参加抓捕,一定要注意安全!”

在这对师徒的默契配合下,在逃人员顺利落网,而师傅的那些“唠叨”,早已被胡伟牢记心中。

2018年3月,朔里矿发生了一起盗窃矿内物资案件,矿内没有安装监控,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困难。案发后,刘森林带着胡伟认真走访调查,及时调取案发现场周围路段视频监控录像,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及作案时间,查找嫌疑人作案后的去向,并用无人机在主要路段进行空中巡查,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。经过详细的审讯,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盗窃矿内物资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,为朔里矿挽回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。

师徒结对 传承初心和使命

刘森林和胡伟的结缘,还要归结于淮北市公安局杜集分局的“师徒结对”工作机制,自2013年建立“三传三学”师徒结对工作机制以来,杜集分局已有41对民警结为师徒,徒弟30人成为业务骨干,14人立功受奖,4人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,4人走上了领导岗位。

在刘森林刚入警时,也有一个师傅,那就是朔里派出所的老民警徐玉辉。正是有了徐玉辉的谆谆教诲,刘森林才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副所长,如今刘森林又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民警胡伟。“我希望有朝一日,我也能成为师傅,把警营正能量传承下去……”胡伟说。

在“师徒结对”传、帮、带的背后,体现的是一代又一代公安民警薪火相传的初心与使命。他们在平凡的警营里忠诚履职,书写出一段又一段动人的师徒佳话。

(责任编辑:金燕)